精品伊园乐园免费入口_伊犁甸2023直达无跳转入口_免费18款深夜禁用黄尿入口2023

注册| 登录
手机版 关注微信
您现在位置:中国创新教育网 >> 院研究所 >> 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>> 浏览文章

一个基于实践学习观的“问题——活动”观课量表

来源: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研究所 作者: 程同森 已有0人评论  2019/1/21 22:09:24  加入收藏

一、人的生成及学习的本质

人是由他所进行的实践活动造就的,实践活动自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人从本质上是实践的产物。 

学生在课堂里以什么样的方式活动,就会生成什么样的人。如果进行的是探究性活动,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种再生产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劳动,他就会成为一个有劳动感情的、有实践能力的、有创造性的人。如果一味接收、死记硬背,他就会成为一个唯书唯上、奴性十足的人。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决定了学生素质发展路径及类型。

学习是一种实践。它是同教科书(客观知识世界 )、同教室里的伙伴(人际关系世界)、同自己(主观世界)的能动的、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活动。 

何为双向对象化?以学生的第一个实践学习为例,所谓同教科书(客观知识世界)的双向对象化,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,学生把自己的聪明、才智、创造性作用于教科书这个客观知识世界,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再生产和应用这些知识,学生学习的结果就镌刻上了学生的智慧、情感、能力,这是学生把自己对象化到学习的对象中;同时,作为反作用,教科书中凝结的人类智慧、才能、价值观等又改造了学生,发展了学生的知识、能力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,这是客观知识世界把自己对象化到学生身上。这个双向对象化就是学生和学习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。其发生和开展的基本条件,一是学生的能动性,二是学习对象的现实性和学习活动的现实性。

正是这三种能动的、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,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。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,我们追求的课堂应是实践育人的课堂,它区别于从字句到字句、从概念到概念的知识(认识)育人课堂,这就需要把学生学习由原来的单纯认识活动转变到能动、现实的实践活动上来。

实现课堂教学的这种转型,正是自2001年以来新一轮课改所追求的,也正是“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”的本意。当我们把课堂评价的重心定位到是否发生了实践性学习,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,随之需要调整课堂观察的视角,由主要观察“教”转变到重点观察“学”——学习是否具有了实践活动的本性。

怎样观察“学”?

 “学”是由问题引发的,体现在学生的“活动”中,同时,“学”又是由教师组织发动、协调控制的,教师的“活动”也必然要置于观察的视野之内。因此“问题”“活动”成为我们观察课堂的两个着眼点。

二、化学课堂“问题——活动”观察评价量表


0
0
关键字:

 最新文章

 热门文章

关于我们| 版权声明| 联系我们|免责声明| 网站地图

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: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,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。

地 址: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   鲁ICP备19030718号     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

昆山市| 新乡市| 额尔古纳市| 大方县| 寻甸| 得荣县| 大英县| 横峰县| 资溪县| 原平市|